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症,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,是本症的特点。
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
随着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发展,症状也随之改变。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,肾小球滤过率增高,可表现为肾小球肥大,肾体积增大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到了后期,尿蛋白含量大大超过正常值,此时,由于血浆蛋白值降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,出现水肿的症状。同时,由于尿蛋白含量增高,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也随之增高,并在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,出现高血压的也比Ⅰ 型糖尿病病人多。当患者持续出现蛋白尿之后,随着病情严重性的发展,肾脏损害后将出现氮质血症,若病情得不到控制,最终将发展为尿毒症,对机体的伤害非常大。
病因
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,也是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。所以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一定要知道糖尿病肾病的病因,提前做好防范。
1、高血糖:糖尿病肾病发生与高血糖密切相关。血糖控制不佳,可加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。
2、高血压:任何糖尿病肾病均伴有高血压,在1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平行发生,而在2型中则常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前出现。血压控制情况与糖尿病肾病发展密切相关。
3、遗传因素:一些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中,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家庭史的患者。此外,在不同种族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存在着差异,这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。
预防护理
DN的治疗分为预防性治疗及ESRD时的肾脏替代治疗两部分,预防性治疗又分为:一级预防,防止正常无蛋白尿向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、发展。二级预防,防止微量蛋白尿发展至临床蛋白尿。三级预防,防止临床蛋白尿期进展至ESRD。主要预防措施是积极控制和治疗糖尿病,如长期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,可有效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。
并发症
1.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许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出现微量清蛋白前数年即有高血压。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并非都是糖尿病肾病的后果,糖尿病患者的双亲为高血压者,其患糖尿病肾病危险是双亲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3倍。有高血压的糖尿病人较无高血压者会更快发展到糖尿病肾病。因此有人建议,舒张压≥12kPa可作为糖尿病发生肾病的预测指标。
2.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微血管病 二者可同时存在。视网膜病变可继发于糖尿病肾病以后,一般认为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于肾微血管病变。因网膜病变易于观察,而糖尿病肾病难于诊断,所以糖尿病人一旦出现网膜病变,要警惕肾病发生。
3.晚期并发心血管多种疾病 如动脉硬化、心包炎、结肠炎、出血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变。
4.糖尿病肾病患者做造影检查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Harkonen等发现29例糖尿病患者肌酐>177μmol/L做造影检查,有22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。Byrd等观察88例糖尿病患者使用造影剂后产生肾功能衰竭。其中78例造影前已有肾功能不全。糖尿病患者,尤其已有肾功能不全时做造影检查要特别慎重。